作為一個一直在提供原創(chuàng)運營知識的自媒體人,我常常在想,什么是“知識”?
用“知識”這個詞,有一個同義詞叫“經驗”。什么叫做“體驗”?
這兩個字困擾了我很久。
可能很多新媒體編輯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什么是原創(chuàng)內容?
如果我們認真對待知識產權,我們大多數人可能已經侵權了。
一個
知識和經驗
要談原創(chuàng)內容,首先要談閱讀。
從小在學校成績不好,好在喜歡讀書。小時候因為愛好喜歡看武俠和野史;放學后愛上漫畫和網文;工作之余,我鉆研業(yè)務邏輯和互聯網。
閱讀是最好的學習方式之一。
后來覺得不對勁。閱讀并不意味著學習知識,而是把信息儲存在我的大腦里。一段時間后,大部分內容都會被遺忘。
如果說讀書后獲得的信息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/工作狀態(tài),重塑我們的三觀,那么我認為這本書是值得一讀的。
之所以叫信息,是因為書提供知識。我把讀到的信息分為兩類,一類是知識,一類是經驗。
知識被每個人驗證、正確和相信(如科學知識)
經驗是從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信息(如商業(yè)模式)
經驗是能力的一種形式,學習知識是形成能力的載體。
在這些爭論中,我提供了以往多元化的知識和經驗,試圖通過底層邏輯和深度解讀幫助新媒體從業(yè)者成長。
但是在提供內容(寫文章)的過程中,我發(fā)現了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。
看完別人的內容,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見,是原創(chuàng)內容嗎?
我們提出“分泌腎上腺素可以提高標題打開率”。這種純粹的底層邏輯是原創(chuàng)內容嗎
轉載新聞內容再創(chuàng)作,是原創(chuàng)內容嗎
我翻看了一下知識產權法的一些規(guī)定,發(fā)現這些問題太大了。即使是現有的法律法規(guī)也無法100%判斷原創(chuàng)、抄襲、洗稿的界限。
2
原創(chuàng)的核心要素
百科對原創(chuàng)的解釋是獨立創(chuàng)作。
原創(chuàng)性不屬于歪曲、篡改他人作品或者抄襲、剽竊他人作品而產生的作品,也不屬于改編、翻譯、注釋、整理他人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。
“原創(chuàng)”、“抄襲”、“洗稿”是每天圍繞新媒體人的話語。首先你需要知道幾個知識點(有的引用法律法規(guī),有的來自個人觀點)
1)已知材料
比如這個攝影場景,我們拍的是自然景觀的照片,是公開的,我們用自己的相機拍的任何照片版權都屬于我們。
如果文字也是自然孕育的,那么我們再創(chuàng)造就不是侵權。然而,寫作實際上是以前人們做的。
里面的《西游記》和《三打白骨精》都是大家熟知的材料。經過中國版權50多年的產權保護,這本書將成為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公共文化遺產。大眾可以免費使用、改編等。并注明原作者的出處。
我們可以采取任何表現形式(在不篡改或歪曲作品思想內容的前提下),依靠這種素材創(chuàng)作出具有獨創(chuàng)性的新作品,而這種新作品的版權屬于我們。
又如“不保留任何權利”的pD(publicDomain)公共領域,包含全人類的公共文化遺產,任何組織和個人對其都沒有全部權益。例如,歌德作品和貝多芬交響樂已經過了版權保護期。
也就是說超過一定時間范圍的作品都是大家熟知的素材,我們可以把這些新人作為我們的創(chuàng)作素材,進行二次創(chuàng)作。
但行業(yè)內經常提到的已知/公開材料,大多是指某次公開會議、公開演講、公開活動所暴露出來的材料。
2)免費內容
智庫百科顯示,沒有法律限制阻止人們使用、發(fā)布、改進和共享的功能性作品、藝術或創(chuàng)作可以稱為免費內容。
重要的是,當自由內容被改變、擴展或并入其他作品時,所產生的作品必須以同等或更窄的自由合法發(fā)布。不管是免費的還是付費的,免費的內容一定是可變的。
根據定義,公共領域的作品版權已經過期或被放棄,因此不能授權。然而,這樣的作品仍然被認為是免費的內容,因為它可以隨意使用。根據公舉,的說法,百度百科全書和維基百科的信息都是已知材料和免費內容。
再比如,在另一種情況下,全球用戶在cc0協(xié)議中貢獻的內容,在全球用戶放棄該內容的版權后,在網站上共享。我們可以直接使用,修改,商業(yè)用途等等。
3)新聞版權
《著作權法》第二十二條規(guī)定,有下列情形之一使用作品的,未經許可,不得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,但是應當標明作者姓名和作品名稱,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。
報紙、期刊、廣播電臺、電視臺等媒體發(fā)表或播放其他報紙、期刊、廣播電臺、電視臺等媒體已發(fā)表的時政、經濟、宗教問題文章(不含作者聲明不允許發(fā)表或播放)
《關于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》第十六條規(guī)定,傳播、報道他人編發(fā)的時事新聞,應當注明出處。
傳播、報道他人編發(fā)的時事新聞,在注明出處后,無需承擔侵權責任。只要不篡改新聞的思想內容,就可以進行二次創(chuàng)作(評論等。)基于新聞事件
也就是說,時事新聞不受知識產權保護,但新聞評論受知識產權保護。
4)選題
選擇一個主題并創(chuàng)建它。
如果題材是某人的故事,那么這個人需要申請版權來證明版權屬于自己。
如果不申請版權,如果別人引用,別人不會侵犯故事,最多涉及肖像權、隱私權、人身攻擊等。
在我們新媒體行業(yè),選題正式化后,通常指的是一個標題。
但標題只是一句話,太短了,版權保護不了。
所以如果你的標題和別人的完全一樣,你可能無法證明對方的侵權行為。
通過這幾點,新媒體人會豁然開朗。
三
微信原創(chuàng)內容不代表原創(chuàng)
1)公共材料被創(chuàng)建為原始內容
公舉認為,如果有人使用公共材料(演講聽寫等)。)在公開會議中曝光,無論會議是國內的還是國外的,都是未經對方同意的侵權行為。
但是著作權法規(guī)定引用時注明出處是合法的,沒有唯一性,任何人都可以引用。
改編或者評論已發(fā)表的材料,發(fā)表自主創(chuàng)作的作品,是原創(chuàng)內容。但是仔細想想,好像不太對勁。似乎性質比直接使用更嚴重。
這個恐怕很多新媒體編輯都做過,我自己也做過。
2)用戶將原創(chuàng)知識傳播給其他用戶
希望微信官方賬號提供的純原創(chuàng)知識,能夠被所有用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使用,用戶也能把知識傳遞給更多的用戶。
但如果有人抄襲我的原創(chuàng)知識,利用我的知識為自己謀利,我肯定會不高興。
3)證明創(chuàng)作時間
我仔細想過,如果我想出來的文章和某人文章的一些內容相似或者一致,或者有些觀點一致。
其實這不是抄襲,也不是洗稿,因為不是自己主動做的,沒有商業(yè)目的,也不是故意損害作者的經濟權益。
但是從法律上來說,需要證明這個內容是原創(chuàng)的,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比對方早展示創(chuàng)作時間。如原始文稿、書面文稿、電子文檔等。
但事實上,這并不是100%正確的。很多時候,如果你比別人晚發(fā)表,就證明不了。
4)術語用法
我整理了一段話,里面的一些術語可能是沿用了別人提出的術語,但是我下意識的使用了,所以可能是侵權了。
我接著想,恐怕只有字典/詞典里的單詞(免費內容)才能證明是純原創(chuàng)內容,知識產權歸我。
5)微信原創(chuàng)文章
微信原創(chuàng)文章僅為微信文章數據庫中的原創(chuàng)文章。文章A在微信數據庫中出現的時間早于文章B,所以可以標記原文章。
如果甲條與乙條存在部分重疊或相似,則涉嫌侵權,可以在微信上投訴,可以進行法律辯護,但無法確定誰抄襲誰。
更常見的是兩篇文章內容相似是基于知名素材/免費內容的二次創(chuàng)作,所以有業(yè)內常說的洗稿。
6)判斷草稿
洗稿的方法是換詞、刪詞、倒句等等。關鍵詞是,雖然文字和順序變了,但中心思想沒有變。因為洗稿的目的大部分是為了偷懶,或者把SKU留在對方的爆料內容里。
業(yè)內大部分洗稿都是基于知名素材進行再創(chuàng)作后出現的現象??赡苁菬o意的,也可能是有意的。因此,任何人都可以有理有據,旁觀者也可以站隊,但真正的錘子卻無法決定。
7)避免洗稿/抄襲
我認為有幾種方法可以避免被指責為稿件準備/抄襲。
第一,從道德層面出發(fā),我們沒有洗稿的動力。
第二,從商業(yè)角度,我不想靠別人的內容(不管這個人的內容是原創(chuàng)還是非原創(chuàng))為自己謀取利益
第三,獨立創(chuàng)造獨特性的內容是指我觀察社會后獨立思考的內容。
我覺得,如果非要證明手稿是誰開發(fā)的,不如不開發(fā)手稿。那么洗稿的概率就會降低,任何人和誰之間都不會有爭議。
本文轉載自運營公舉,的磊磊(微信官方賬號id :公巨雷),免費閱讀20萬字新媒體運營知識,提升新媒體運營能力。